时间:2022-11-05 19:32:24 | 浏览:352
上周五,权重大蓝筹集体回撤,给火热的市场浇了一盘冷水。今日,三大指数上蹿下跳,最终小幅反弹。但家电板块持续萎靡,今日大跌逾2%,令投资者们人心惶惶。
美的集团大跌4%,格力电器和海尔智家均大跌2%,被投资者戏谑为“家电三傻”。刚拉一张表统计了下,美的高点回撤逾35%,格力和海尔回撤逾28%。半年时间,家电三巨头累计蒸发近5000亿市值,其中美的一家蒸发2700亿。
2020年初到今年2月,美的和海尔均大涨80%以上,股价于年前创下历史新高。格力则是去年12月初,再度创下历史新高。去年市场对家电龙头极度看好,股价持续上行,怎么今年就翻身大变脸了?本身就是虚幻的泡沫,还是另有隐情?
美的格力持续下跌,管理层如热锅上的蚂蚁,想尽一切办法维稳股价,其中的杀手锏便是大手笔回购。
2月23日,美的宣布重磅回购方案,以不超过140元每股的价格回购不超过10000万股且不低于5000万股。彼时的美的,股价仅为90元,离回购价格上限足足有50元之巨,潜在升幅高达50%+。
但市场几番挣扎后,股价再度下行。5月10日,美的再度官宣,拟不超过100元/股的价格回购不超过50亿元,直接用于注销。而这时的美的股价为75元,离100元还有33%+的潜在升幅。
5月22日,何享健宣布半年之内,增持美的股份,资金不低于8亿元。
2次回购,1次增持,总计涉资将近150亿,回购价格也要远远高于现价,另外掌托人带头增持,维稳股价的意图较为明显。但不幸的是,回购根本止不住股价的持续暴跌。
无独有偶,格力同样如此。5月26日,格力宣布不低于75亿,不超过150亿元的回购,每股价格不超过70元。而在去年10月,格力宣布不超过60亿元的回购,用于股权激励。而在今年6月28日,格力突然改口,将回购的股份将直接注销。但股价一蹶不振。
大首笔回购,一部分用于直接注销,一部分是用于股权激励。其中,美的格力股权激励计划透露出了未来业绩的疲软。
6月21日,格力宣布将第一期回购用于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,资金规模不超过30亿元。但给出的业绩考核要求分别为:2021年净利润较2020年增长不低于10%,2022年净利润较2020年增长不低于20%。
按照这个增速,格力2022年净利润为266亿元,基本与2018年持平。这意味着4年,格力业绩0增长,公司管理层和员工便可以拿到大额激励。这自然令投资者失望,公司宣布员工持股计划次日,格力股价大跌近5%。
美的方面,2021年的激励计划要求2021年和2022年、2023-2024年归母净利润不低于前两年平均水平的110%。可见,近几年股权激励的业绩要求都不是很高,基本上只是维持平均水平或者是小幅增长。
大额回购并没有阻止股价大跌,反而给市场传递了一大信号:未来几年,不要奢望业绩高增长了。市场也开始预期家电巨头们业绩要下台阶,那么此前的高估值自然会均线回归。
去年,家电巨头们均受到疫情不同程度的冲击,但股价却一个劲持续猛涨,令投资者喜出望外。
当然,去年那一波,主要的逻辑是市场疯狂抱团龙头,情绪亢奋,阿猫阿狗动辄翻倍,多则几倍,家电三巨头也创下历史新高就不奇怪了。但这明显脱离基本面,涨上去的是泡沫,一戳就破。这个被戳的时间点就是农历牛年开市第一天,即2月18日。美的和海尔就是从这一天开始大幅回撤的。
估值方面,美的PE一度高达30倍,海尔则高达45倍,格力去到25倍,远超过去5-10年的估值上线区间。估值高,无非是市场期待业绩能够保持较高增速增长,且能够有持续性。但很明显,这样的逻辑基础并不可靠,今年证伪了。
今年一季度,美的营收830亿元,同比增42%,归母净利润为64.7亿元,同比增34.5%。看似增速很高,但其实并不好,因为去年一季度基数太低的因素导致的。要知道,2019年Q1,美的归母净利润为61.3亿,相当于2年时间累增5.5%,平均增速仅为2.7%。
如果把时间维度拉长一点,就更能看出趋势了。2017-2020年,美的营收同比增速分别为51.35%、8.23%、6.71%、2.27%,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.7%、17%、19.7%、12.44%。看到没,美的整体业绩增速是往下走的,那么正常情况下,估值应该往下走,但去年令投资者意外的是,由于市场疯狂抱团,美的估值大幅暴涨。
市场预期交易的是未来。除了挤泡沫以外,今年持续疯狂大涨的大宗商品,对于家电巨头的利润挤压不小,因为原材料的猛涨只有小部分才能转嫁给消费者。这自然会影响今年的业绩表现,股价也会提前反应这种悲观预期。
2018年,格力年报亮眼,营收增速33%,利润增速17%。而在2019年,格力大幅变脸,营收增速0.24%,利润负增长5.8%。2020年那就更惨了。
美的则从2018年开始,营收增速大幅下滑,从过去双位数的高增长丢到个位数增长,利润增速也明显在下台阶。
海尔智家也是从2018年开始,营收增速下了大台阶。2018-2020年,营收增速分别为12.17%、9.05%、4.46%。而在2016和2017年,营收增速均高达32%以上。
三巨头基本从2018年及以后,增速就走下坡路了,宏观层面很显然是受到了房地产周期的影响与冲击。
2016年,中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速高达22.5%,房地产景气度非常高。在此高基数的背景下,2017年仍然取得7.7%的同比增速。但2018年增速大幅下滑至1.3%,2019年则变为-0.1%。
可见,2017年、2018年是这一轮房地产高景气度的高点,此后便走下坡路了。那么,这轮只是周期性变化吗?未来还会重现房地产的高景气度吗?
其实,不太可能了。
去年8月,央行给房企划出了“三道红线”。同年12月底,又给银行设置了房地产贷款规模以及比例的红线。这是重磅级真正落实“房住不炒”的长效顶层机制。房地产野蛮生长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了,未来是竞争激烈的存量时代。未来,房地产的开发投资增速拾级而下,不太可能再周期性景气了。
家电是房地产的下游,跟房地产行业绑定很深。现在,家电行业也已经进入明显了存量竞争时代。
当前,中国自主家电品牌已经占据国内市场90%以上份额,而且家电普及程度已很高。在一二级市场,冰箱、洗衣机、彩电、空调用户人均拥有率已经超过100%;在三四级市场,除了厨电之外,这四大类家电的普及率也超过70%。
2020年,家电行业市场总体呈现下滑趋势。据统计,2020年家电行业国内市场零售规模为7297亿元,同比下降9.2%;家电行业出口规模为4582亿元(不含彩电),同比增长为24.2%。
未来家电巨头想要增长,必须向海外市场要份额。这是一个增长点,但竞争也非常激烈。另外,还有一条路就是抛开家电老本行,拓展其他新兴行业赛道。
格力早就做了尝试,做手机、做新能源汽车、做芯片等等,最后以失败告终。美的则是把目光瞄准了工业机器人赛道。
2020年,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出货量为171490台,同比大增15%。今年前4月,出货30178台,同比更是大增43%。可见工业机器人还是不错的。
但美的并没有把握好机遇。2017年,美的花近300亿巨资收购库卡公司,正式进入机器人领域。但天有不测风云。
2018-2020年,库卡公司营收分别为256.8亿、252亿、216亿,同比增速分别为-5%、-1.9%、-14.3%,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亿、0.76亿、-8.3亿,也是大幅变脸下滑。而在2017年收购之前,库卡基本实现两位数的高速增长,而收购后大幅变脸,连连负增长。到2020年,还巨亏8.3亿,拖累家电主业。
截止2021年一季度末,美的总商誉284亿元,在所有A股公司中排名第一。2020年末,公司商誉为296亿元,其中库卡新成了228亿商誉,占比高达77%。
库卡业绩大幅变脸,但美的一分钱不减值,财务处理上也非常激进。但为后面可能埋下了大雷。2017年,库卡被美的收购的时候,股价一度高达256欧元,而现在仅为54.6欧元,累计跌幅高达78.6%。
4年过去了,库卡业绩越来越烂,基本可以断定美的这笔投资是很失败的,基本上在山顶上接了盘。
总而言之,美的格力跨行业的增长点都没有跑出来。
未来,家电三巨头们的业绩增速会承压,估值自然会往下走。当前,美的估值为16.64倍,位于5年来估值中线区间。看起来不高,但未来业绩承压,这个估值并不便宜。2016-2017年,房地产处于高景气周期,美的的估值也就当前的这个水平。如果接下来美的业绩承压明显的话,估值还有一定的下跌空间。
站在当前的视角来审视,家电巨头们其实缺乏了想象空间,未来业绩会保持较低增速,估值也会明显承压。简单来说,未来美的格力的回报率相较于此前会明显下降,投资者要有心理准备。
一.格力空调介绍格力空调是在空调领域非常知名品牌,而且格力空调也做了不少宣传广告,格力空调是号称掌握核心科技的公司,在某些领域格力空调做的还是不错的,不过格力空调整体价格相对偏高。二.美的空调介绍美的空调是美的集团旗下的产品,美的是世界50
本文来源:时代周报 作者:郑栩彤白电巨头格力电器(000651.SZ)和美的集团(000333.SZ)的巨额股份回购,均难挽救其股价。日前,双方相继公布最新回购进展。至7月底,格力电器第三期回购已支付100.7亿元,回购公司3.3584%股
进入大暑节气,天气越来越热,昨天东莞的最高气温就达到38度,能抵御酷暑难耐的天气就是空调了,空调已经成为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家用电器之一。最近有朋友问有没有家用空调值得推荐,笔者认为美的空调就不错,今天就来谈谈这款美的1.5匹风酷KFR-35
春暖花开,风景美丽,可恼人的花粉、浮尘也增多[生气R]居家空气清新健康,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追求家中空调作为空气调节的关键“武器”,不仅要能调节温度,还要能把握空气的洁净度。美的空调就是不错的选择✅想要入手美的空调的小伙伴看这里我总结了部分关于
来源:视觉中国作者丨市界 沈淼编辑丨 老拿一年一度的双11已落下帷幕,各大品牌纷纷报出“战果”,家电领域两大王者——格力、美的也先后发布销售数据。根据官方社交账号公布的数据,格力电器11月11日当天全网全品类销售额超41亿元,销售同比增长2
近日,格力2021年度业绩说明会在线上展开,作为格力集团的董事长董明珠进行了投资者问答,在说明会上极力淡化“空调”的字眼,并且转而更多的提及了自家的其他品类的产品。在会中,董明珠主要提及三个问题,格力其他电器的发展问题、格力电器销售渠道变化
IT之家 5 月 31 日消息,在今日下午的 2021 年度业绩说明会上,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进行了投资者问题回答。董明珠在说明会上极力淡化“空调”字眼,并且推荐了自家的多款其他品类产品。董明珠称:“格力过去的 30 年被空调‘绑架’了,过
2月28日,今年将68岁的“铁娘子”董明珠,毫无悬念地获选连任格力电器(000651.SZ)的董事长。面对新的三年任期,她不久前称“格力电器”到了向“格力电气”转变的时候。当天,格力电器2022年股东大会审议了新一届董事会候选人名单,董明珠
作者 | 袁斯来编辑 | 苏建勋在收购了银隆3.36亿股权后,格力对新能源的投入更加明确。11月9日,在以18.28亿元竞拍下银隆30.47%股权三个月后,银隆新能源改名为了“格力钛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”,从名称上正式成为了格力的一员。银隆的
以前陪我看月亮的时候,叫人家小甜甜!现在新人胜旧人,叫人家牛夫人!、遥想当年,格力电器也是A股市场上最闪亮的“白马股”!且不说格力电器在过去几年的涨幅如何,单凭格力电器对中小股东的大手笔分红,董明珠也算对得起格力电器的中小投资者了吧?董明珠
格力集团转让格力电器股份的决定,比外界猜测的更大胆:计划转让格力电器15%股份,而非此前外界猜测的10%。4月8日晚间,格力电器(000651)发布公告称,公司控股股东珠海格力集团有限公司(格力集团)拟通过公开征集受让方的方式,协议转让格力
“董小姐”董明珠的职务变动消息再次引起外界的极大关注。董明珠(图片来源:东方IC)今天(11月11日)傍晚,有媒体发布消息称,董明珠已经卸任珠海格力集团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格力集团)董事长一职,目前仅在格力电器任职。对于此消息,每日经济新闻(
就在投资者以为格力集团,应该专心为手中的格力电器股份寻找接盘者之际,万万没想到,格力集团已经悄然成为A股上市公司长园集团的前十大股东之一。格力集团距离举牌长园集团“一步之遥”5月29日晚,长园集团发布了一份《股东一致行动协议到期》的公告,显
写在开盘前: 昨日晚间,于一评论格力电器的网文之下偶遇一友友,三言两语之间尽是对格力电器的爱。这篇名叫《看,网红就是这样随意消费公众对她的信任》的网文下有一友友评论道:一个诚信缺失的企业经营者,其产品的质量信用也不可能诚实!吾见之,深不以为
智通财经APP获悉,6月13日,格力地产(600185.SH)在2021年度业绩会上表示,2022年,格力海云居、松江九号(上海泗泾项目)等住宅产品将相继入市,浦江海德2期、格力海岸S7等项目也在加速建设中;于2022年6月20日召开202